当前所在位置: 主页 > 新闻信息

《传媒观察》丨叙事转向:突破信息内卷的新闻话语危机

  信息是“事物呈现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”,意义是“对另一件事物而不是对自身的意图”◆◆★。信息在事物自身,意义在事物之外■★■◆,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。传递信息的媒介报道事物本身,如★◆★◆■★“桥太老了★◆”◆★■★,且信息与意义均限于此事■★◆★★,如“诸多桥段修补延误”。这种传递必然导致同质化。生产意义的媒介报道事物之外,如滥用杀虫剂走向“寂静的春天”,且由此及彼,生产出全新意义,如污染环境——与“核冬天”殊途同归★■★■!这样的报道更容易达到传播的效果和目的◆■◆★■。

  媒介的首要任务是讲述受众的真实生活,不得遗漏或离题,更不能刻意隐瞒。在公共性上,媒体应聚焦具有公共性的现实事件■◆★◆,将私人的留置于私人世界。就真实图景而言,新闻叙事涉及读者与作者的主观性■★★★◆,产生主客观之辩。

  叙事转向中■★★■,新闻叙事如何协调事实、图景与真实性★■■、客观性的关系,“叙事”能否取代◆■◆★“信息”★★,成为报道前沿的核心问题。王安忆说:《毛毛告状》■◆★★“出奇制胜之处在于这是真实发生的★■■,就在我们身边,是你我他中间的一对男女,它彻底地写实,比现实主义创作更加现实主义,它一下子把大家所有人都征服了”。非虚构“现实主义”的关键是运用五大纪实手法,各种手法及其搭配,都要求记者学无止境、精益求精。由此解决信息僵局的难题四◆★★:记者“收益努力比◆◆”下降■■◆■。

  蕾切尔卡森曾面对比“桥太老了”严峻得多的困境:1950年代,社会普遍认为杀虫剂是人类的福音■■,而她要讲滥用杀虫剂的危害◆◆。“毒害”信息准确■◆◆,但同“人们现有心理状态■◆■★◆◆”矛盾太大,只会妨碍接受。当时,全世界关心核辐射,有大量关于放射性沉降物的舆论宣传★■◆,卡森灵光乍现:把核辐射作为滥用杀虫剂的隐喻◆★◆!于是有了著名标题◆★:《寂静的春天》。继而有了经典的导语:

  难题四是新闻业作为专业的根本难题★■■,在当代变本加厉。专业与业余相对,专业的就是技能熟练的、经济有偿的◆★★★◆。专业的一般标准,是◆◆◆■★■“拥有核心技能■■★■★,需要高水平的培训■◆★★、技能和判断力,以及系统的知识体系”。以之衡量新闻业,“一个明显的障碍是,尽管存在许多培训项目,且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工作变得更加复杂◆★,但新闻业仍旧缺乏确定的、特有的基本知识或技能……新闻工作者所声称其具备的技能要么是非常普遍和基本的◆◆◆,属于经验法则;要么是需依靠天赋和直觉,而无法通过培训来维系◆◆★◆■。”

  两种媒介观,伴随两种受众观:相对“无知”的受众与相对知情的受众◆■★★。传递信息的媒介繁荣多年,主要面对的是地域区隔、信息短缺、相对“无知◆■◆■★■”的受众。当初◆◆,CNN把自己看作“新闻特使”,决意创立第一家真正的“全球信息公司”,并收获大批观众。而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,脸书、推特等社交媒体兴起★◆,信息超载■◆◆■■★,受众知情度提升◆■,CNN收视率猛跌。CNN的困境★◆◆◆,是信息话语危机的病理切片◆■★◆■。面对相对知情的受众★◆,摆脱危机需要生产意义的媒介——帮助受众把握信息混乱时代公共生活的意义★◆■。正如以赛亚伯林所说,要回答★◆◆★◆“所有的人真的都是兄弟吗”这个问题★◆◆◆◆,只弄清楚“兄弟★■◆”的含义是不够的,它还需要情感。这正是叙事所擅长的领域,叙事结合着意义与情感◆■◆。生产意义的媒介★★■◆■◆,需要成为叙事转向的媒介■◆★。

  ■◆◆★◆“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。比如,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■◆◆■★◆?许多人谈论着鸟儿,感到迷惑和不安■■◆★。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。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■◆■★,战栗得很厉害,飞不起来★◆◆★■。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。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知更鸟、猫鸟★◆◆、鸽子、㭴鸟、鹪鹩的合唱,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;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★★■■,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、树林和沼泽■◆。★★◆■◆■”

  一是空间。选择事件空间进入文本★★■◆,呈现选题立意。如果报道上海本地的男女纠葛,只是常见的城市八卦★◆★、家长里短的闲篇。而采访湖南“打工妹”赴上海认亲■■★,有以“民工潮”为载体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婚恋关系;有大上海接纳外来移民,消除偏见与歧视的城乡关系;有外来“打工妹”向这城市讨还自己的权利,争取自己利益的新女性形象。

  “新闻业危机”已被多方研究,论述较多有受众流失危机、媒体盈利危机、记者倦怠危机等。本文讨论一个较少引起关注的视角——新闻话语危机。多年践行的传递信息的新闻话语,因内卷化和信息超载而陷入僵局,加剧了受众流失、盈利下降、记者倦怠,等等。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体的专业新闻业,亟需突破僵局的叙事转向。

  迈克尔舒德森认为有两种新闻模式:■★◆“信息■◆■”与“故事”,从新闻立“业”就相伴而行。后来,信息模式成主流★◆,故事模式居于边缘。然而,1980年代,全球发生了“叙事转向■◆◆”——重视叙事及其社会意义。叙事转向的心理学领军人物是杰罗姆布鲁纳,他把叙事定位到认知,论证叙事是正当的认知方式。布鲁纳认为人类认知有两种模式:范式思维与叙事思维◆■◆★■。前者为自然科学所倚重,后者在人文-社会科学更常见。两者以不同的方式组织人类经验,解释或建构现实世界■★◆★◆■。它们互相补充■■★◆■★,没有孰优孰劣,也不能将一种还原为另一种。

  正如有两种新闻模式,也有两种媒介观:作为技术(包括基础设施)的媒介和作为意义生产过程的媒介。西皮尔克莱默尔较早讨论两者★★★◆■■,她用的是■★★“器具视角”和“传媒视角★◆”★◆◆,她认为★◆◆“任何把传媒当作信息的外在运输工具和载体来理解的理论■★◆◆,恰恰都没有抓住传媒的非器具性维度”★★■◆,即生产意义的维度★◆■★◆。“传媒不仅服务于信息的传达,更重要的还在于传媒自身……从根本上被赋予了参与生产意义、而不仅是传递意义的力量。”

  “后真相★★◆◆★”认为情感比事实重要,这引起新闻人的恐慌★■★■★◆。其实,只有“信息特使■■★”才会恐慌,因为“传递”信息,情感不是必选项◆◆■。但蕾切尔卡森的《寂静的春天》为什么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?因为她的描述采用的是激发情感和引发注意力的方式。此类情感◆★■★■★,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不易消失:情感引发注意,情感记忆深刻◆◆◆,情感推动行动★■。所以媒介生产的意义要让受众接受,就必须进行叙事转向。

  1991年的海湾战争,是CNN的高光时刻。但“海湾战争结束后★★,CNN失去了80%的观众”★◆■,■◆“从那以后,CNN的收视率一路下滑”。受制于◆★◆■“客观素材★★★★◆■”,观众“注意力”往往只会昙花一现。信息新闻的困境促使我们向叙事转向,使新闻报道重获尊严◆■。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叙事的重要性,新闻就会赢得更多生存空间;如果我们无视记者作为“说书人”的根基——新闻就会陷入危机★★■◆。叙事转向,铁核心是新闻业务■★★◆★,但也涉及新闻专业◆■◆★★、新闻制度◆◆,进而波及新闻研究、新闻教育,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。

  新闻业危机之一是新闻话语危机。多年践行的传递信息的新闻话语,因内卷化和信息超载而陷入僵局★■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张立伟在《传媒观察》2024年第6期刊文◆◆■★,认为突破僵局■◆★■★,亟需叙事转向■■◆◆。媒介观需从■★“传递信息的媒介”转向“生产意义的媒介”,受众观念需从“信息短缺相对无知的受众”转向“信息超载相对知情的受众”。叙事转向,主要运用五大纪实手法:结构、时间、空间■★◆■、视角、编码◆★★,协调事实、图景与真实性、客观性的关系,为受众报道公共生活的真实图景■◆◆◆★■。

  信息话语怎么产生僵局?原因有传递信息内卷化,有信息超载大环境■◆■★◆★,其导致或加剧五大难题:

  布鲁纳说: ◆■■★◆“叙事的本质需要有行为的主体★◆■◆★■、场景◆■、方式、对象和目标”★◆★,“(叙事)不仅涉及行为者实施某一行为或达成某个目标的过程,还必须要有某个困境、某个问题使之成为完整的故事。◆■”大桥该修就是一种困境◆■■◆!如果加入行为主体,情况或许就会不一样■◆。叙事必须★■■■■◆“见人”。没有叙事主体,就没有叙事。上述报道中,记者疾呼大桥该修■■◆■★,这就有了故事的核心——“冲突◆◆■◆★★”,以及故事的基本结构——◆◆★◆★■“主人公-困境-解决困境◆◆”◆■。6年的持续报道,疾呼者会遇到反对者◆★◆■■★,继而冲突加剧,“人与物”的冲突扩展为◆★■■◆★“人与人”的冲突,于是新闻生新闻◆■■★■◆、故事产故事……反对者再遇到疾呼者的支持者◆■◆★★,双方博弈对抗,进而新闻有生机■★,故事出新意……如此,相关报道就有可能吸引受众,引发关注★■■★★。

  五是结构■■★。其表达报道主题★■★◆。上半部◆■◆★,男女冲突及过程回溯■★◆★,把悬念垫高拽满,让观众愈来愈揪心★★■:男主到底认不认女儿?下半部■★,把释放悬念呈现为过程,社会介入苦情戏一波三折★◆。最后通过亲子鉴定、法院判决等情节,完成了男主含泪愧疚认妻◆★★、认女的故事讲述◆★■★◆★。结构完满表达双重主题,一是新闻主题:“外来妹”进入大上海所遭受的委屈与奋争◆■★,以及收获主流社会的法治与温情。二是故事主题:愿天下反目恋人重归于好!